大河报:安全食品调查报道


  丹尼斯超市,“一加一”天然面粉是顾客首选

  阅读提示|有的原料过期两年之久,有的甚至爬满虫子,撕标签、换包装、用清洗液擦、拿小刀来刮……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杭州广琪将过期面粉“改头换面”用于制作高档面包的手法令人不寒而栗,本就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再次成为舆论讨伐的焦点。记者在对郑州面粉消费市场进行探访时发现:几乎90%的市民并不知道,面包里至少含有16种添加剂。而大型商超内,“一加一”天然面粉再次成为又一轮舌尖上的避险“神粉”。

  □记者何晖文闫化庄摄影

  曝光|“面包新语”一夜之间“无语”

  “今天去花园路国贸360广场发现‘面包新语’暂时停业了,原位置换成了‘满记甜品’。管理人员说正在谈判看能否将原店址挪到负一楼……”在致本报的电话中,周女士感情很复杂。

  周女士自“面包新语”在国贸360广场开设柜台起就成为它的忠实客户。

  上周六的央视“3·15”晚会,首先曝光的便是杭州广琪贸易公司大量销售过期食品原料。这家公司将过期的小麦粉、黄油、奶油、巧克力更改生产日期后,大量出售给可莎蜜儿、金点、丹比、浮力森林、面包新语等众多烘焙企业。这些企业的面包房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等地。

  媒体通过大量翔实资料披露:每天进出仓库的火车将杭州广琪堆放的食品原料送到周边各大面包房。多数面粉被发现已过期一年多,包装袋长出霉斑甚至爬出虫子。存放在冷库中的一批黄油竟也过期两年多。这些原料被更改生产日期后重新进入面包房。

  尽管后来面包新语中国品牌总部站出来意图就其中某些细节做出澄清,但该事件的连日发酵最终还是触痛了市场对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经。

  周女士告诉记者,她也曾经对一款叫杏愿的蛋糕提出过质疑。“圆形的,切成一牙一牙的卖,味道很丰富,里面有坚果,很香,但有一次不知道怎么回事,一股怪味,吃起来却想吐,会不会用的就是过期原料?”央视的曝光使周女士后脊背发冷:是该买点好面粉回家做饭了,面包房的面粉太让人不放心了。

  疑问|真有一“撕”了之那么简单?

  事实上,在对食品出笼全过程浑然不觉时,消费者更相信的是商家的承诺。

  此次被提起的产品保质期标签便是重要一环。那么,极具权威价值的产品保质期标签真能轻易更改吗?连日来,记者遍访郑州多家商超和社超得知,答案是肯定的。

  一家规模稍大的商超食品区售货员向记者透露,能随意更改的产品保质期标签以散装食品居多,熟食更普遍。

  据郑州市工商局管城工商分局城东路工商所所长贾洪海介绍:社区超市轻易就能实现更换保质期标签,但商超也并非净土。

  他们曾在检查中发现:有营业员通过更换生鲜牛羊肉标签的方式,将冰柜内食品的保质期延长了10多个小时。

  在贾洪海看来,杭州广琪绝非个案,类似的改头换面术天天都在上演。

  他说,工商部门日常查出的违规行为有的是颇具规模的连锁店,有的还是在消费者心目中赫赫有名、信誉良好的老字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士介绍,更改保质期似乎已成业内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他透露:市区一些颇具规模的蛋糕房,其各种款式的糕点保质期大多现卖现贴,有时甚至会将在保质期内卖不完的糕点取回,撕下标签放回冰柜重新冷冻,补货时再贴上当天的标签。

  他更透露,其所在的一家台湾品牌的蛋糕店,其各种糕点虽由总部定期配送,但食品的‘生日’却是门店说了算。待售的食品一般先放在冰柜里冷冻,食品的保质期是从冰柜里拿出来,上架的那天算起。“这些糕点常温下的保质期从三到七天不等。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拿回仓库,贴上新的保质期第二天照样‘新鲜’上架。”

  调查|“一加一”保质期自动喷码印刷生成

  就在杭州广琪事件持续发酵时,两位业内人士的言论发人深省。一个是正山四郎,另一个是王刚。正山四郎是活跃在中国食品界的一位日籍华人,兼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技术顾问。京日集团是他在北京创办的实业。70多岁的正山四郎被誉为中国烘焙行业领军人物。

  杭州广琪事件深深刺痛了正山四郎,他向朋友圈发了一段长长的微信:毫无征兆,烘焙行业成为“3·15”的主角!曾经以为经过不断的洗牌,已经消除了这些隐患!以为在政府高度重视下,没有人还敢以身试法!可是在利益面前,道理操守竟然一文不值!没有人相信这是个案!我们所有坚持底线的朋友,继续坚守吧!共同努力吧!

  王刚则不必赘述。一直以来,他和正山四郎秉承的共同理念是:用母爱来做食品——当你所生产的食品,敢给你自己家里刚出生的婴儿吃的时候,你所做的食品就是安全的食品。

  随着“一加一”天然面粉家喻户晓,王刚,作为新生代的企业家,其广阔的胸襟、深远的视野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伴随着“一加一”天然面粉走进千家万户。

  记者调查发现:陈列在货柜上的各种品牌面粉,其包装袋多是无纺布包装,面粉保质期标签也大多是封在包装袋接口处的一张小纸片。

  世纪联华一位售货员称,小而脆弱的牛皮纸,一撕即掉。

  但“一加一”却不然,此次杭州广琪事件使其他面粉受到重创,唯有“一加一”天然面粉各大超市单品销量遥遥领先。

  丹尼斯百货新闻发言人徐祺告诉记者:“一加一”天然面粉在丹尼斯的销售出现了井喷,自周日也就是3月16日以来,每天呈几何级数增长。“每一轮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一加一’都能成为新一轮舌尖上的避险‘神粉’。”

  据“一加一”营销总监刘秋燕介绍:“一加一”是全国首家全程密闭纯奶粉包装,其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喷码不是印刷上去的,而是随着生产线在包装袋的背部自动喷码印刷,不可更改。“因为是全程密闭真空包装,‘一加一’天然面粉的保质期比任何一家面企都长,是一年。但是,公司内部规定,凡上架3个月没有销售出去的天然面粉一律撤柜。”刘秋燕说,但自从2012年12月“一加一”进驻郑州市场至今,“一加一”天然面粉没有出现撤回,商超一般是上架两周便能售出,而社区超市也从来没有超过三个月。

  现实|城市居民日渐青睐“一加一”天然面粉

  记者走访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被告知:产品的保质期是指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产品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标注在限时使用的产品上。保质期内,产品的生产企业对该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

  “但销售过期产品甚至更改产品保质期标签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一位工作人员说,北京易初莲花连锁超市石佛营店在销售广味香肠、天福号三明治火腿、香辣肚和乌克兰肠过程中,在到期的食品上重新贴上“保质期三天”的标签,与产品原包装生产日期不符。该行为曾被叫停并罚款10万元。

  3月16日、17日连续两天,本报约请5名亲友分别对100名市民进行随机调查发现:87%以上居民自用面粉会首选“一加一”天然面粉。

  究其原因有三:首先,不少市民认为,“一加一”天然面粉能满足市民擀面条、包饺子、蒸馒头、做蛋糕等的全部家庭生活需求。其次,有不少市民认为,“一加一”包装精美、在超市陈列规整,讲究细节,“应该是个负责任的企业,看着放心。”再次,更多市民认为,“一加一”没有任何添加剂。因为其他包装上只注明没有添加剂或者增白剂,但只有“一加一”的包装上直接醒目注明:绝无添加剂残留。

  在河南中医学院工作的张教授受访时意味深长地说:“一加一”是个有理想的企业,虽然也用商业运作的手段获取利润,但赚钱不是他们的第一目标。“现在市场上也有不少自称高端面粉的品牌说自己不含添加剂,但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敢心怀坦荡地说自己连添加剂残留也没有。”张教授认为:未来的世界,那些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推进社会进步的企业才有光明的前途。

  据记者了解:“一加一”是家开放性企业,全部生产线对外开放,随时接受全社会实地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