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专访总经理系列之三-------映日荷花别样红
(东方今报记者王东昱 20096月19日C05版)初夏,一个闷热的中午,没有一丝风,火热的阳光射进遂平一加一面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成刚的办公室。墙上一袭绿色的风景画为整个房间平添了几分韵味。几句寒暄过后,我们在不经意间进入了这次谈话的主题——
“在潜移默化中选择了面粉加工行业”
记者:“遂平一加一面业有限公司”是目前驻马店乃河南省和全国都比较知名的面粉生产企业之一。您作为掌门人,称得上是我们面粉界的风云人物了。那么,您当初是如何走上面粉这条道路的呢?
王成刚:风云人物不敢当,在这个行业优秀的人才太多了,我不过是年龄不大,而做的时间长一些而已,所以积蓄了一点经验和教训。至于当初是如何进入面粉加工行业的,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从小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吧,要知道,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很重要的,我的父亲在面粉加工行业中摸爬滚打了多年。这也使得我在潜移默化中对面粉加工业产生了兴趣。于是,大学毕业之后不久就开始与面粉加工业打上了交道。
“‘一加一’,这个名字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
记者:大多数人都感觉“一加一”的名字很有意思,似乎也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您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一加一”的来历?
王成刚:简单的说,取名“一加一”主要是想体现一种强强联合的精神。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客户、企业与企业都是“一加一”的合作精神。在这里我们的诠释就是员工与企业的同荣辱,共发展,是一种个人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高度统一的表现。因此,“一加一”的意思简单的讲就是从美好的开始走向企业与人的共同成功。
“培植企业‘软竞争力’势在必行,造血比输血更重要”
记者:在您看来,企业发展最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王成刚:企业间的竞争实质基本上就是人和资源的竞争,而对于优秀人才的竞争又是更为重要的。现代企业把对人才的竞争叫做企业的“软竞争力”。如果你细心的话,不难发现现在许多企业都在忙着进行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培养,对于高端人才重视程度往往使得企业不惜重金,也要势在必得。我认为,在现在和未来,培植企业“软竞争力”势在必行。企业竞争力有两种,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竞争力,包括企业规模、品牌价值、产品和技术成本等等,这是企业谋求大发展所必需的“硬件”;另一种就是我这里所说的“软竞争力”,就是优秀的团队和文化。目前,一加一面业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发现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对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源源不断的人才对于企业来说就好比一台发动机,能为企业带来持续健康的发展,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然而重视和挖潜人才比人才的直接输入更重要。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对企业的熟悉程度和文化的融合上更容易,长时间的相处使他们对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和价值观能取得最大的统一,会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这样的人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会高的多。企业如果自己可以掌握和调节人才的供给,就可以最大的发挥和利用资源的有效性,最大程度的降低因为人才流失而带来的危机,就像自己可以造血一样,那心里才是最塌实的。
“做企业首先要做人,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
记者:我曾经采访过一些企业老总,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您是如何看待企业文化的?
王成刚:企业文化的确十分重要。我个人觉得,做企业首先要做人,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我对一加一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在一加一公司,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管理办法的实施都是经过反复的研究讨论,可谓慎之又慎。我就是希望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我们的员工既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工作,同时也能够快乐地、充满希望地生活。与此同时,公司还坚持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培养了一批资深的科研人员、企业策划人员、管理人员和优秀的营销人员,他们都是一加一公司宝贵的财富。
“发展成一个高素质、复合型的企业。”
记者:作为一个企业家,您一定有一加一公司发展的愿景。换句话说,您心目中的一加一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王成刚:在我心目中,未来的一加一公司不会只停留在面粉加工方面,而应该是一个高素质、复合型的企业,按照企业未来五年规划,应该会以一至两个行业为主业,向其他行业辐射,走专业的多元化发展道路。坚持“让每一个人都能食用卫生、健康、营养的食品”。
记者:我们在宣传页上看到了一加一的“企业使命:为人类的健康多了一份保障”,我想请您谈谈您当初的想法。
王成刚:这是我们企业永恒的追求,体现了我们博大的胸怀,我们愿与其他有良知的企业一道为人类的健康服务到底。一句话,我们有决心、有责任、有义务为人类的健康负责到底!
后记:同王成刚交流,你能深深地被他感染,被他打动,因为他是一个说到并能努力践行的人,是一位哲人,更是一位勇者。我们都在体验着生活,我们每一天都想超越。但我们也明白——超越是个过程,超越永无止境,愿王成刚和他的一加一面业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