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一等于0的哲学”之梦想初探(2)【干着磨面的活,操着天大的心】


  核心提示 | 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嗖地就过去了。可在“叔”的记忆里,永远定格。“叔”说:“我现在很幸福。” 彼时,他端起酒杯,呷了一大口自酿的葡萄酒。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有没有不割不行的隐患?夜深人静时,敢否问问自己:真的过得幸福吗?

  人小鬼大

  操着天大的心

  事实上,添加剂就是一舶来品。

  自1995年10月颁布《食品卫生法》到1999年,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2大类1500余种。其中用于面粉的有增白剂、增筋剂、减筋剂、还原剂、乳化剂和蓬松剂等23种。

  一加一天然面粉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刚一直抗拒添加剂,尤其两年前国家颁令取消的增白剂,一加一自王勤长时代就排斥。

  在王刚看来,化学添加剂除了能延长面粉保质期外,多是为了追求“卖相”和“口感”。但美色和美味的背后,麦子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几乎不再有,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却显而易见。“只是这种伤害很缓慢。”

  一加一不用增白剂增筋剂仍能生产白度、筋度都很好的小麦粉,秘籍是:小麦配比。此革命性成果提高了王刚信心。“国家取消化学添加剂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做先行者?”于是,他在国家“禁白”的前三个月号令一加一取消所有面粉添加剂。

  从“某种面粉0添加”到“所有面粉0添加”,王刚顶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2008年~2011年的4年间,竟创下了销量增长20倍的行业奇迹,于是也有了“20年天然面粉专家”的美誉。

  当然,其间也有过半年“失足”,鼻青脸肿的王刚几乎使一加一破产。当然,这是后话。

  父亲王勤长以增白剂为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正常情况下100斤小麦出70斤面粉,加了增白剂能出72斤左右甚至更多。每斤面粉市价1.3元、麸皮0.65元,按多出三斤计算,减去麸皮差价,每加工100斤小麦,加了增白剂的能比没加增白剂的面粉多盈利1.3元左右。

  “100斤麦子制成粉,20斤麸皮加上87~97斤的商品面粉总重量会增加7~17斤。对于利薄的面粉加工业,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这孩子说好听点就是个活雷锋啊。”王勤长摇摇头一脸苦笑。

  “他干的那些事儿吓死人……”在父亲眼里,儿子“干着磨面的活,操着天大的心”。

  气势磅礴

  “小蛇”三个月啃吃“大象”

  稳定没两年,王刚又出“么蛾子”。

  2010年刚过,他要全资收购西平丰盛粮油食品有限公司。

  “丰盛是驻马店唯一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这是蛇吞象啊……”王刚的“浑”把王勤长气得半死。

  但很快他又“苏醒”过来,一加一并购“丰盛”仅仅用了3个月,背后居然有驻马店农发行在支持。

  “翻开新的一页向前看”,每日1000吨位的丰盛成了一加一的分厂。

  老爷子感觉自己坐了过山车。尤其是“秋燕成了西平总经理,在当时,那不是个好活啊”。

  西平分厂瞬间就变了模样。

  一加一天然面粉有限公司总监刘秋燕在一加一被公认为是“persistent and aggressive”(坚定且富进攻性)的角色,别看外表温文尔雅。

  一个媒体记者说,刘秋燕在与业界大鳄们打交道的智慧方面,极富天才。

  记者提及一些细节:她惯常的工作方法是,看上一个项目,首先考虑可操作性,然后调查谁掌握着话语权,若熟识则直接去谈,若不熟则顺藤摸瓜,一个个打通关节。她被认为有一种罕见才能,能够让每个与她交往的人成为她的利益共同体。也正因如此,业界流传着诸多关于刘秋燕在多项业务中最后时刻入场却抢得订单的传奇故事。

  丰盛是个家族式企业,管理混乱,结构不合理,缺乏居安思危之远虑。

  对问题企业,向来不会有人争着要权力,赴汤蹈火是要付出代价的。刘秋燕把它视为人生的又一个转折。那些日子,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远见卓识

  钱,全部砸到了设备上

  20年前的一加一还是一个作坊,20年后,从小麦进门到面粉出厂全部实现数字化。

  “他把钱全部砸在了设备上。”父亲王勤长认为王刚对市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最重要的是这孩子心地厚道,他自律,这是他能干成大事儿的资本。”

  如今,一加一瑞士布勒磨粉机、布拉本德粉质仪、拉伸仪、近红外分析仪应有尽有。

  如今,一加一是武汉轻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的教学实习基地,还有业界顶尖的制粉实验室。

  “现在的一加一有铁的纪律,刚开始是强制,现在员工自己管理自己……”父亲终于明白,儿子比他的心大,“他就是想让一加一天然面粉成为中国第一,一加一竖的就是一个‘王’字,他就是想当中国‘面粉王’。”

  今年6月,一加一阔步进入中国小麦粉加工企业50强。50强评委、武汉轻工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庆龙教授告诉记者:设备、工艺、产能、品牌知名度、管理。一加一是全国第一。

  父亲王勤长向记者透露,被儿子边缘那阵子,他整宿都睡不着,每到凌晨3点醒来,即便天正下着大雪,他都会在厂区转一圈。

  深谋远虑

  给企业植入“契约”精神

  王刚不仅排斥化学添加剂,还对当下中国商界缺乏契约精神满腹微词。

  曾经,因为每天早上半个小时的晨会,父亲跟他有过激烈争执,老爷子认为和气生财,场院里的客户不应慢待。

  王刚的解释是:“开晨会是慢待吗?对所有合同的优质、高效执行是对每一个客户的最大热忱。”

  遂平公司总经理张海青说,虽然王刚做事风格果断利落,但对员工非常宽容。他也会批评手下,但都是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与王刚共事10年的一加一营销总监刘秋燕说他“睿智、豁达”。

  王刚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除了要处理企业事务外,还要参加大量社会活动。刘秋燕说他“非常守时”。

  王刚认为,守时是一种契约精神。

  曾经,王刚的契约说与父亲的诚信说一直冲突着。

  前年,王刚花重金把父亲送进华山书院,最初动因很质朴,只想让他出去见人听事儿看风景。

  一扇门和一扇窗的原理起了作用,儿子的孝心居然收到意外惊喜,从香港回来后,父亲执意要与儿子继续七八年前那场“契约和诚信”之辩。

  父亲做生意讲究诚信,而王刚更注重契约。他说,契约精神是维持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进行理性判断、预测的基础。“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只对每个单一主体提出,完全靠自律靠良知,而契约是一种外在制裁力量。”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是并购业的领袖人物,2007年他在接受《国际融资》杂志专访时也说:“契约精神恰恰是一个商业社会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而中国向来缺乏这种文化、基因。”

  王刚认为的契约精神很简单,就是说话算数,一旦作出承诺必须执行,不打任何折扣。“这恰恰是最大的诚信,我就是要把‘规则意识,契约理念’植入一加一。”

  营销计谋

  只跟“大鳄”们合作

  一加一的客户分为三大类。一是业界品牌大鳄,二是“让良心照进厨房”的志同道合者。再就是推崇有机生活方式的“轻食”追捧者,这些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城市先觉者靠快递频繁“走私”一加一天然面粉。

  轻食,是当下一个日渐风靡的饮食概念,从欧美到日韩再到我国香港、台湾,轻食文化更注重食材本身的原味。

  “一加一不培养客户,只寻找优质客户合作,终端客户只需经由丹尼斯直达高端人群实现‘安全食品大革命’。”一向谦虚低调的刘秋燕毫不掩饰其霸气。

  一加一上上下下都称呼王勤长为“叔”。对这个称呼,老人家很沉醉。

  “如果有人叫我老王总,我就知道一定是新来的。”9月18日当晚,自称已经很长时间不沾酒的“叔”高兴地喝多了。“叔”说:“我现在很幸福。”彼时,他端起酒杯,呷了一大口自酿的葡萄酒。

  “叔”说他抽烟、脾气急躁,可他的儿子不抽烟不喝酒,同龄人身上有的毛病他儿子一点都没有。儿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远见有魄力有责任有担当。“天生就是个干大事儿的人。”儿子只有一点不像他,“他长得好看,像他妈。”

  前些天还浓绿的叶子,现在被风吹成了满地零碎。清晨或深夜,已有了冬意。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嗖地就过去了。可在“叔”的记忆里,却永远定格。

  “看,你爸爸有微信啊,名字是‘爷爷’……”从湖南岳阳返郑途中,搭档突然惊呼一声。

  侧着大半个身子探过头,只看了黄豆大的一个小影,王刚的眼睛立刻“花”了。

  在王刚这里,1+1,+1,+1,+1,却永远等于0,他究竟是抢占了一个道德的制高点,还是为经济学研究领域又加了一个定律?请继续关注一加一调查报道。